北魏孝文帝采取了哪些汉化措施-有人认为北魏孝文帝的汉化不值得肯定-厚街皇冠抽油烟机工贸家电同款
公元四世纪末到五世纪初,是一个特别的时期。在世界范围内,游牧民族纷纷开始骚扰、侵略和冲击着更为先进的农耕文明。在西方,以日耳曼人为代表的“蛮族”正侵蚀着罗马帝国;在东方,汉族政权正被五胡瓜分撕扯。每念及此,除去劫后余生的庆幸之感外,也不免心生疑惑——罗马已灰飞烟灭,古老中国却因何永世长存?
不可否认,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与有力推动者,但我们绝不能因此忽视英雄人物对其施加的巨大影响,譬如中国古代最伟大的帝王。在大多数人的心中,多半会在秦始皇、汉武帝和唐太宗之间抉择。客观的说,国人对帝王是否伟大的评定标准多数局限于统一中华、驱除胡虏,对“文明”本身缺乏相应思考。
秦始皇、汉武帝和唐太宗的伟大之处,主要体现在对汉族政权的贡献,而在古代曾有一位皇帝,其政绩却超越民族与种族,甚至对世界历史产生了重要影响,堪称是解决文明间冲突的非典型案例。
之所以是“非典型”,是因为无论在何时何地,人们解决不同文明间冲突的主要手段是暴力,以中国古代为例,中原汉人与四周夷狄可谓世仇,二者之间的争斗从未消停——中原政权强大时,游牧民族就会异常恭顺,一旦中原动荡,猃狁、鬼方、犬戎、东胡、匈奴、肃慎、柔然、敕勒、羯、氐、突厥、契丹、党项、女真、蒙古等游牧民族就会大举入侵。双方一直在进行着漫长而残忍的拉锯战,任何一方都不肯被对方同化。
事实上,如果没有北魏孝文帝,古代中国很可能就会重蹈罗马帝国的覆辙——被鲜卑、匈奴、柔然等落后民族瓜分殆尽,再建立起无数小国。他们会控制汉人思想、扼杀汉人政治、阉割中华文化,九州将成为毫无希望可言的炼狱。鲜卑拓跋部定居中原后,建立起胡汉共治的王朝,从一开始就在推行汉化——然而这种汉化是有限且杂乱的,其目的只是为了维护统治。鲜卑统治者虽然会学习四书五经和传统典章,但对自身文化、服饰、语言乃至饮食等却仍坚守传统,以自己身为鲜卑而倍感光荣,并刻意区分出鲜卑与汉人的差别。
这样的局面,直到孝文帝拓跋宏即位才得以改变。之所以称赞孝文帝,是因为他清楚地意识到这种人为区分所带来的危险,所以他采取了一种最直接也最有效的办法——选择主动迎合,全力学习接受更为先进的中原文明,鼓励胡汉通婚。有人说,孝文帝作为少数民族统治者是失败的,他亲手消灭了鲜卑人。然而消失的只是“鲜卑”这个称呼,鲜卑血脉至今仍在许多国人体内奔涌不息。
不过在谈及孝文帝之前,我们还得先从一个女人说起,她就是北魏的文明太后——冯氏。在十六国时期,一共诞生了四个汉人政权,其中就包括冯跋所建立的北燕。冯跋去世后,其弟冯弘继位,其子冯朗受封广平公,其女则为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左昭仪(地位仅次于皇后)。北燕灭亡后,冯朗归顺北魏,官至秦、雍州刺史,封辽西郡公,其女在左昭仪冯氏的照料下成为文成帝拓跋濬的贵人,并最终成为母仪天下的皇后。
北魏和平六年(公元465年),文成帝驾崩,嫡长子拓跋弘即位,是为献文帝。由于拓跋弘即位时年方十二,无力处理朝政,因此冯太后发动宫廷政变,将其架空为傀儡,一手把持着朝廷大权。承明元年(公元476年),献文帝突然去世(一说为冯氏毒杀),年仅23岁,5岁的长子拓跋宏即位,他就是大名鼎鼎的孝文帝。
不用想,朝政大权又一次落在冯氏手中,以太皇太后的名义继续临朝称制。在这二十多年的时间里,冯氏先后颁布了多项改革措施——比如建立“班禄”制度、实行均田制、建立户籍制度......可以说,这些政策都不同程度地借鉴了汉族政权的政治制度, 促进了北魏的繁荣富庶,为孝文帝日后进行改革提供了物质基础。
在这位汉族嫡祖母的熏陶下,孝文帝从小就是汉文化的忠实拥虿。太和十四年(公元490年)10月17日,太皇太后冯氏去世,孝文帝自此正式亲政。面对着吏治混乱、财政困难、外部威胁加剧的棘手局面,孝文帝进行了一系列改革。
首先,他以“班禄”制度为蓝本制定了俸禄制度,通过给官员发放薪酬的方式避免其大肆搜刮,以减轻百姓压力、缓和官民矛盾。虽然贪污并不会因此完全杜绝,但这毕竟让老百姓的生活好过许多。紧接着,他又颁布均田令,将归属国家的土地按人口进行分配。虽然地主豪强们依旧拥有大量土地,但下层贫民还是因此获得了一定数目的耕地,北魏的农业生产得以恢复发展,进一步保障了整个王朝的赋税徭役。
不过在孝文帝看来,这一切还远远不够。由于朝中反对势力太大,孝文帝决意推行的政策注定无法顺利施行,于是他决定采取“围魏救赵”的方式。在他的构想中,现有的首都平城(今山西大同)位于北方,物产贫瘠且不利于控制中原,假如能迁都洛阳,就可以解决这一问题,同时又可趁势学习汉族文化,推行力度空前的改革。
太和十八年(公元494年),孝文帝拓跋宏以“南伐”为名率众臣及20万大军南下,因阴雨连绵不绝遂在洛阳“停驻”,这才完成了迁都大业。常言道“入乡随俗”,既然来到洛阳,生活方式自然就得全面变革。太和十八年(公元494年)5月26日,孝文帝提倡说汉语、使用汉字、禁穿胡服、依照《汉书》改革度量衡、鼓励与汉族通婚,还改鲜卑复姓为汉字单姓,比如拓跋氏改为元氏、丘目陵氏改为穆氏、尉迟氏改成尉氏、步陆狐氏改成陆氏......此外,孝文帝还按照汉朝的典章制度改革体制及律法,尊孔重礼,提倡以孝治国。
经过元宏的改革,传统汉文化在这个黑暗时期发出了新的耀眼光芒。在南朝陈庆之奉命出使北方时,愕然发现洛阳一带礼仪周全、人才济济,就衣冠服饰而言,中原远胜南方。这一情景既加深了南北朝之间的交流,也为后来隋朝统一全国奠定了民族认同和文化基础。通过这场改革,我们不难发现,落后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后若不主动接受汉文化,不出100年就会灭亡(比如元朝),如果要学汉文化,那最后迟早都会变成汉人。事实上,一旦民族通婚和文化认同二者同时满足,无论是什么民族,最终都会与脚下的这片土地融为一体,成为新
北魏孝文帝废太子?北魏为什么要子贵母死
立太子前,先赐死其生母。这种残忍的传位方式,史学界称之为“立子杀母”或者“子贵母死”。开此先河的,是汉武帝;形成制度的,却是拓跋氏。汉武帝“立子杀母”,在西汉仅此一例;而拓跋氏的“子贵母死”,却在北魏沿袭成势。
翻开《魏书·皇后传》,关于“子贵母死”的记载,让人触目惊心: “道武宣穆皇后刘氏,后生明元……后以旧法薨;明元密皇后杜氏,……生太武……泰常五年薨; 太武敬哀皇后贺氏,……生景穆,神麚元年薨;景穆恭皇后郁久闾氏,……生文成皇帝而薨;文成元皇后李氏,生献文,……依故事……薨;献文思皇后李氏,……生孝文帝,皇兴三年薨;孝文贞皇后林氏,生皇子恂……后依旧制薨;孝文文昭皇后高氏,后生宣武……暴薨”。
图片来源于网络
这份死亡名单中,有一个很奇怪的问题:文成元皇后李氏,可以称“依故事”死;孝文贞皇后林氏,可以称“依旧制”死;而排在最前面的刘氏,为什么也称“以旧法”死?带着这份疑惑,笔者仔细翻阅了《魏书·序记》,既没有发现这种“故事”的明确记载,也没有找到此类“旧法”的杀人事件。这就说明,北魏“子贵母死”制度的制定者,就是开国皇帝拓跋珪;而拓跋嗣的生母刘氏,无疑是这种皇位传承方式的第一个牺牲品。那么,北魏“子贵母死”制度是怎么产生的?拓跋珪为什么要制定这种残忍的制度呢?
普遍认为,拓跋珪是在学习汉武帝,其实不然。众所周知,“主少母壮”和“女主颛恣乱国家”,是汉武帝“立子杀母”的主要原因。其中,前者是基础,后者是病症。当时,刘弗陵只有七岁,尚在冲龄;其生母二十六岁,青春年少;汉武帝六十九岁,风烛残年。汉武帝自知时日不多,赐死钩戈夫人正是为了防止其成为吕后第二。相比之下,北魏刘氏死时,拓跋珪三十九岁,正值壮年;拓跋嗣十六岁,血气方刚,且北方游牧民族男子成熟较早,拓跋珪十六岁时就已经建国创业。再者,拓跋珪之死纯属意外,如果不是非正常死亡,他完全能够再活个十年八年,拓跋嗣也会变得更加成熟稳重。可见,“子贵母死”决不是对“立子杀母”的简单模仿。笔者认为,北魏“子贵母死”制度的产生,幕后另有重大隐情。
北魏建国前,拓跋鲜卑还处在氏族公社解体时期。《魏书·序记》把妇人比作“天女”,以及“诘汾皇帝无妇家,力微皇帝无舅家”的谚语,说明父系氏族社会时,妇女地位还相当高;而“昭成……议不决。后闻之……乃止”和“平文崩,后摄国事,时人谓之女国。后性猛妒忌,平文之崩,后所为也”,则反映了当时的妇女既干预朝政,也专权弄权。再者,作为东胡的一支,鲜卑人的血管里,难免携带着“先母而后父”和“怒则杀其父兄而终不害母”的基因。北魏要成为专制帝国,实现“父子家天下”,就必须要对阻碍封建化进程的落后习俗,尤其是对根深蒂固的“母权制”进行血腥变革。笔者认为,拓跋珪通过赐死刘氏,使拓跋嗣摆脱母权干扰,成为独裁皇帝,是形成“子贵母死”制度的根本原因。
图片来源于网络
除了历史遗留问题,现实情形也让拓跋珪感到忧心。拓跋部能够复国,北魏能由弱变强,除了母族贺兰部的鼎立相助,还得益于妻族独孤部的大力扶持。然而,随着敌对政权一个个的被征服,随着北魏国势的日渐强盛,对中原历史颇有研究的拓跋珪,敏锐地嗅到了外戚势力对北魏的潜在威胁。拓跋珪是政治家,是开国皇帝,而且受过灭国之苦,为了保住这份失而复得的基业,他必须要未雨绸缪,防患于未然。拓跋嗣一旦继承皇位,其生母刘氏,这个来自独孤部的皇太后,就可能成为独孤部外戚染指北魏皇权的桥梁纽带,那么,王莽篡汉的历史悲剧就会在北魏再度上演。笔者认为,拓跋珪通过赐死刘氏,达到离散外戚部落、杜绝外戚介入、防止皇权旁落的连环目的,也是产生“子贵母死”制度的重要原因。
当然,如果北魏没有妇人的坐镇,这种来自“外家”的威胁也就不会存在。在历代皇帝中,有拓跋珪这种独特视角和忧患意识的,实不多见。为了让制度顺利实行,为了消除妇人干权,拓跋珪需要一种无形而又高压的力量,来堵住悠悠之口。于是,他谎称拓跋部有“后宫产子将为储贰,其母皆赐死”的祖制,将刘氏“以旧法”处死。《魏书·太宗纪》记载了拓跋珪对儿子的教诲:“昔汉武帝将立其子而杀其母,不令妇人参与国政,使外家为乱。汝将继统,故吾远同汉武,为长久之计。”既然“子贵母死”不同于“立子杀母”,拓跋珪为什么又要搬出汉武帝呢?笔者认为,北魏正倾心汉化,拓跋珪“远同汉武”,就把表似神非的两种概念钩挂在一起,从而为“子贵母死”披上了一件合乎礼法的外衣。
图片来源于网络
在“子贵母死”的阴影下,到了元恪时期,竟然出现了“椒掖之中,以国旧制,相与祈祝,皆愿生诸王、公主,不愿生太子”(《魏书·皇后传》)的局面,堕胎现象也屡见不鲜。再者,皇后高氏“性妒忌,宫人希得进御”,元恪面临着绝后的政治危机。后来,胡氏不惧“子生身死”,艰难地为元恪生下了元诩这根独苗,因功“进为充华嫔”。为皇统大计,元恪废除了“子贵母死”制度。始于天赐六年(409),止于延昌元年(512),“子贵母死”在北魏沿袭七代,历经百年,见证了拓跋鲜卑的兴衰。这一制度,是氏族社会碰撞封建专制的产物,是北魏推进制度转型的催化剂,所以,它只是一时的权宜之举。它虽然有一定合理性,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妇人干
- 上一篇:儿童睡前小故事大全儿童睡前故事-睡前小故事儿童版-万喜油烟机厨房平面图手绘 [2024-05-25]
- 下一篇:北魏推行汉化政策的是谁-北魏灭亡的根本原因 [2024-05-15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