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刊适合9~99岁公民阅读。
国内可能再没有哪本杂志像《儿童文学》这样,对不同年代的订阅者来说,意味着完全不同的东西。
对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读者来说,它是当时为数不多的儿童刊物,也是新中国儿童文学作家的摇篮;对于八九十年代的读者来说,它是一本“名不符实”、内容相当深刻的文学杂志,是当时的纯文学重镇;而对于21世纪的新时代读者来说,它就是一本再平常不过的少儿纸质刊物。
这可能是因为,作为一本历史悠久的名刊物,《儿童文学》却没有一个一以贯之的办刊理念。这其中有偶然,也有历史的因素。
对这份刊物而言,可能只有摸起来粗糙不平的蜡制封面是唯一不变的东西。
1
《儿童文学》创刊于1963年。虽然刊名如此正式,但创刊后的十几年里,它连刊号都没有,算是一本“内部刊物”。
1963年,正值三年自然灾害(或称“三年困难时期”)刚刚结束。物质生活的匮乏影响到了精神领域,给成年人看的报刊杂志也不算多,何况是儿童读物。当时全国只有2家专门出版童书的出版社,有影响力的刊物几乎只有上海的《少年文艺》一本。
《少年文艺》创刊更早,但是由于位处上海,很难征集到北方作家的稿件。
为了解决这种情况,由叶圣陶、茅盾、冰心、金近等一批作家和画家倡导,在北京创办了《儿童文学》。
第一期《儿童文学》的编委,叶圣陶居首
著名儿童文学家,也是创刊人的金近在创刊词中写道:“回首四顾,这里还是留下了一大片未经开拓的荒原,有待耕耘。即以成长起来的花木来看,也还是品种不繁,干株不坚,既无参天古木,也少奇花异草”,算是对当时儿童读物状况的概括。
最初的《儿童文学》没有刊号,也没有固定的发行周期,编者只能表示“大概每年出四期”。与其说是一本杂志,倒更像是一批儿童文学作品的汇编集。
但它汇编的作品阵容却非常豪华:叶圣陶、金波、冰心等知名作家的文章频频出现;杂志的理念也很现代:几乎每篇文章都配有专门绘制的插图,插图的水平大都不低,比如创刊号的封面图就是黄永玉的木刻作品,这在当时是很少见的。
黄永玉的木刻封面图
同类刊物少,质量又优秀,《儿童文学》顺理成章地大受欢迎,第一期就卖出了30多万册。编者们也对杂志的前景很有信心,准备将杂志发展成全国发行的“外部刊物”,发行周期也固定下来。创刊的第二年,编辑部还把全国的青年儿童作家请到北京举办学习会。
这种信心没能持续太久。《儿童文学》创刊的1963年,离十年文革的开始,只差3年。
文革期间,《儿童文学》先是大幅增加了革命主题的作品。但是这种作品儿童并不爱看,再加上很快文艺界的情势恶化,《儿童文学》在出版了10期后宣布停刊,一停就是十年。
直到1977年,一篇名为《“四人帮”是摧残儿童文学的刽子手》的文章,才宣告了《儿童文学》的重新出版。十年前就开始谋划的“固定出版周期、面向全国发行”又被耽搁了好一阵子。
然而一直到20世纪90年代,《儿童文学》都只是一本普通的儿童杂志,读者群体局限在小学生群体中。
它真正变得“名不符实”,不再局限于“儿童”这一群体,而是在更广泛的读者群中奠定了地位,还是因为90年代的文学杂志大危机。
2
上世纪80年代,中国的文学创作迎来了一次反弹式的爆发。北岛、舒婷成为人们心中的偶像,满大街都是诗人,满大街都是文学杂志。
儿童读物也在这个时期有了很大增长。几乎每个省都办了自己的儿童刊物,《儿童文学》杂志的发行量也破了50万。
但这个时期并不长久。
北岛回忆说:“那是由于时间差——意识形态解体和商业化浪潮到来前的空白。没两天,商业化浪潮一来,这种狂热就不复存
儿童文学家金波赏析?儿童诗人金波写过散文诗
「感像作文365天训练」这个专栏是我线下教授孩子作文十多年的精华总结,我从作文方法入手,培养孩子的写作兴趣为主,让孩子的思路更开阔,灵感更丰富,坚持每天一练,实现语文高分。总共365期,内容特别丰富!限时优惠中,后续会逐步恢复原价,立即点击底部专栏名片购买!
01专栏原创|动历盒育儿袁老师(十多年小学生作文培训经验,感像作文创建人)
02学习大师的作文技巧
孩子是最富于想象和联想的,他们总是用自己创造性的想象来认识并诠释世界上的一切事物。在他们通过想象而诗化的世界里,花儿会笑、鸟儿会唱、草儿会舞、鱼儿会说……因此,儿童诗正是符合儿童心理,抒发儿童的童真童趣。在孩子有一定诗歌阅读积累后,再引导他们进行开放式的联想,把自己的童真童趣以诗歌形式写下来。
03
- 上一篇:儿童文学作家常立作品-现代儿童作家-光芒油烟机可以跨区域卖吗 [2024-05-25]
- 下一篇:儿童涂色软件-宝宝涂色画画下载 [2024-05-25]